(本文系转载,来源:《红旗文稿》2024/10 作者:王 易 (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着力强调一体化协同育人。从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到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大思政课”建设,再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在一体化建设认识上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为新时代新征程上推进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历史和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越是发展,对人才需求就越迫切;人才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作用发挥得越好,中国式现代化事业发展就越迅速。加快人才培养,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保障,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紧紧抓住青少年这一重点群体。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后继有人。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接续的过程,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正是着眼于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在把握青少年群体成长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根据不同学段青少年学生的认知特点、思想实际和接受能力来考量教育目标、内容与方法的适配性与渐进性,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构建兼具广度、深度与效度的教育体系,确保教育活动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有效参与。在高校,主要体现在包括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在内的十大工作体系;在中小学,主要体现在以团组织建设、少先队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等为主要内容的德育工作体系。要高度重视对青年一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就必须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上狠下功夫,把强化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各要素、各方面的协同与联动作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重点,贯通本学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不同学段间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入式、嵌入式、渗入式育人作用。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并全面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全国教育大会等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党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人才,实现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在现有思想政治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系统整合和有效统筹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力量。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既坚持全面育人,也强调以德为先;既遵循统一标准,也注重因材施教;既重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兼顾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置于更为广阔的视野、宏大格局和历史脉络之中,着力破解各学段衔接、各课程融合、各资源共享等现实问题,从推进学科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完善资源配置、改善管理服务、营造文化情境等方面,为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充足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