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020-85511713139-2876-8168
聚桥课堂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基地主题如何进行策划设计?

文章出处:http://www.gzjuqiao.com/   责任编辑:小桥人气:-   发表时间:2025-10-27 10:00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这八个字不仅是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更是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的灵魂所在。如何让这一理念在基地中真正落地生根,需要我们用心策划、精心设计。

主题立魂:找准思想引领的"定盘星"

思政教育基地不是简单的展示空间,而是思想的熔炉。主题策划首先要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核心,让每一块展板、每一个场景都传递着鲜明的价值导向。不是简单罗列口号,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真实的场景,展现党领导下的教育发展成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

高校思政教育基地建设

内容精炼:聚焦最打动人心的故事

空间有限,内容更要精挑细选。避免面面俱到,而是聚焦那些能引发共鸣的教育素材:可以是革命先辈的奋斗故事,可以是身边优秀师生的感人事迹,也可以是时代青年的担当故事。每个故事都应直击心灵,让学生在感动中思考,在思考中成长。内容要真实、鲜活、接地气,避免空洞说教,让教育真正走进学生心里。

互动体验:从"被动看"到"主动思"

思政教育不是单向灌输,而是双向互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度,让参观者不只是"看",更要"做"、"想"、"说"。可以设置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互动问答等环节,让学生在参与中思考,在思考中内化。每一次互动都是思想的碰撞,每一次体验都是精神的洗礼。让思政教育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

地域特色:融入地方文化的"活水"

每个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底蕴和地域特色,思政教育基地应善于挖掘这些资源,让教育更具地方特色和亲切感。将本地的红色资源、文化传统融入基地建设,不仅能让学生更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更能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当学生看到家乡的英雄故事,听到熟悉的乡音,那份情感共鸣便自然生发。

空间营造:打造有温度的育人场域

基地的环境设计要庄重而不失活力,简洁而不失内涵。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恰当的色彩搭配、适度的灯光氛围,营造出既符合思政教育主题,又让学生感到舒适愉悦的环境。空间不仅是展示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心灵港湾。让学生在舒适的空间里,收获思想的启迪。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通过思政教育基地的每一个细节来体现。当学生走进基地,能感受到思想的启迪、情感的共鸣、行动的指引,这样的思政教育基地才是成功的。

在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实践中,我们应当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引领,让思政教育基地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灯塔,照亮他们前行的道路,引领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当思政教育真正入脑入心,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理念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我们便真正完成了新时代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