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020-85511713139-2876-8168
聚桥课堂

"行走的思政课":高校思政馆设计中如何巧妙融入实践教学动线

文章出处:http://www.gzjuqiao.com/   责任编辑:小桥人气:-   发表时间:2025-10-25 16:00

"行走的思政课",不是简单的参观,而是让思政教育在行走中自然发生。在高校思政馆设计中,巧妙融入实践教学动线,让思政教育从"坐而论道"变为"行而践之",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重要创新。

高校思政馆设计

动线即教线:设计中的核心理念

思政馆的动线设计,不应是简单的参观路线,而应是"行走的思政课"的实践路径。动线设计的黄金法则——情感递进、节奏变化、参与感——正是实现"行走的思政课"的关键。

情感递进,让思政教育"有温度"。从"启航之路"到"回响之路",动线设计应像一部精心编排的电影,有开场、有高潮、有结尾。学生在行走中,情感从好奇到共鸣,从感动到行动,实现思想的自然升华。

节奏变化,让思政教育"有呼吸"。避免单调的参观,设置"呼吸点"——如互动体验区、思考角、休息区,让学生在紧张的信息接收后有放松和消化的空间,保持全程的专注力和参与感。

参与感,让思政教育"有共鸣"。动线设计要让学生成为"故事的主角",通过互动装置、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使学生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在亲身实践中深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

实践教学动线的巧妙设计

在思政馆设计中,实践教学动线的融入,需要从"理论-实践-反思"三个维度进行。

理论先行,实践铺垫:动线的起点设置理论学习区,如通过数字展陈了解思政理论的核心要义,为后续实践做好铺垫。

实践体验,知行合一:动线中间设置实践体验区,如社会调查模拟区、志愿服务场景再现、乡村振兴互动体验等,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理解理论。

反思总结,内化于心:动线的终点设置反思区,如"我的实践计划"互动墙、"思政感悟"分享屏,引导学生将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

我们打造的广州工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的设计,正是实践教学动线的典范。其"光与路"设计理念,将"序厅、思政教育厅、创新平台厅、育人成果厅、五育实践厅以及尾厅"串联成一条完整的动线,实现了"学习、宣传、教育、培训、沟通、服务"六位一体。学生在行走中,通过智慧大数据平台、红外感应、多功能交互大屏等互动设备,体验"视觉沉浸+听觉环绕+多维感官交互"的文化氛围,真正实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目标。

在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实践中,让每一条动线都成为实践的路径,让每一次行走都成为思想的洗礼,这正是"行走的思政课"的深刻内涵,也是思政教育走向深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