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咨询热线: 020-85511713139-2876-8168
聚桥课堂

职业院校(护理类)校史馆设计:“南丁格尔精神”的空间表达

文章出处:http://www.gzjuqiao.com/   责任编辑:聚桥文创人气:-   发表时间:2025-11-04 10:00

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护理类职业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护理人才的使命,更肩负着传承护理职业精神、弘扬人文关怀的责任。校史馆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应超越传统史料陈列功能,成为“南丁格尔精神”——即奉献、仁爱、专业与责任——的沉浸式表达空间。如何通过设计语言将这一精神内核转化为可感、可触、可思的场域?以下从三个维度探讨其空间表达路径。

校史馆设计

一、以“光”为媒,营造神圣与希望的氛围

南丁格尔被誉为“提灯女神”,其夜间提灯巡视病房的形象已成为护理精神的象征。校史馆可巧妙运用“光”作为核心设计元素:入口处设置一盏象征性的提灯装置,柔和光线引导参观者步入历史长廊;展厅顶部采用天窗或线性灯带,模拟“破晓之光”,寓意护理工作驱散病痛与黑暗;在讲述抗疫、援外等重大事件的展区,通过聚光灯聚焦人物照片或手写日记,突出个体奉献的光辉。光不仅是照明工具,更是精神隐喻,营造出庄严、温暖而充满希望的空间情绪。

二、以“人”为本,构建情感共鸣的叙事场景

校史馆不应仅罗列大事记,而应聚焦“护理人”的真实故事。可设置“我的护理日记”互动墙,展示历届学生实习手记、患者感谢信、抗疫请战书等一手资料;利用微缩场景还原病房护理、实训课堂、技能竞赛等典型情境,辅以语音讲述或全息投影,让观众“走进”护理工作的日常与关键时刻。特别可设立“南丁格尔传承墙”,将本校优秀毕业生——如援鄂护士、基层健康守护者——与南丁格尔肖像并置,体现精神的代际传递。这种以人带事、以情动人的方式,使“南丁格尔精神”具象化、本土化、可感化。

三、以“专业”为基,融合教育与职业认同功能

作为职业院校校史馆,还需强化职业教育属性。可在展陈中嵌入护理技术演进史,如从传统护理工具到智能健康设备的对比展示;设置“技能荣耀”互动屏,呈现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的成果;在出口处设计“宣誓空间”,墙面镌刻南丁格尔誓言,地面投影校训,供新生入学或毕业前举行简短宣誓仪式。此类设计不仅记录历史,更成为职业启蒙与身份认同的仪式场所,让参观者在回望中坚定“白衣天使”的使命担当。

护理类职业院校校史馆,本质上是一所“精神的护理站”。通过光的象征、人的故事与专业的表达,将“南丁格尔精神”转化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空间语言,不仅能铭记历史,更能滋养未来——让每一位走进这里的学子,心中点亮一盏属于自己的提灯。